行业资讯

网络媒体危机公关管理

      互联网改变了商业规则,同样也改变了媒体规则。在这个所谓的“YOU”时代,网络媒体野蛮生长的力量既令人惊喜,也令人生畏。显而易见的是,以网络为核心的新媒体平台,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平,也让这个世界更难摆平。

  网络媒体的发展几乎让人喘不过气来,新媒体平台越来越多。Web2.0的热潮还未消褪,又有人在欢呼新的时代。

  对于企业而言,网络媒体一日千里的发展让它们又爱又恨:一方面,网络媒体提供了焕然一新的传播平台,信息传播的快速、海量、无疆界特性以及令人激动的开放性和互动性,更利于俘获新一代消费者;另一方面,由于公信力和规则的缺失,使得网络媒体的信息来源和信息品质如同脱缰野马,难以控制。企业时时刻刻都会感受到危机的强烈威胁,如履薄冰成为常态。

  事实上,近年来由网络媒体生发的企业危机,正在呈现不可遏止的爆发趋势。更惊心动魄的是,一「危机公关新闻发布会流程」个人掀翻一个巨头的时代正在到来。在《新周刊》的年终盘点封面专题中,成功逼退故宫星巴克的央视主持人芮成钢赫然列入“2007年度十大猛人”。而芮成钢发难的阵地,正是其个人博客。

  当危机与网络媒体紧密相联,此前网络媒体的所有优点骤然变身为致命的杀招。危机不再是可以一次性处理完毕的,谁都可以随心所欲地进行N次传播;危机也不再可能被有效控制在一个范围之内,转瞬之间就会传遍世界;危机也不再是一个媒体、一个群体关注的焦点,而是睽睽众目下的表演和狂欢。

  客观而言,网络媒体上企业危机的成因纷繁复杂。在此归纳制造危机的“十大杀手”,不可能将所有原因一网打尽,但它们可视为是主流的“罪魁祸首”。

  转移潮。这一类危机可以形容为传统媒体的转移效应。当传统媒体制造出某种企业危机后,网络媒体开始跟进,个别激进的媒体甚至会制作相关专题,不仅将企业历年来的危机“数罪并提”,而且约请专家学者进行点评,开放评论等。意味深长的是,现在网络媒体制造的危机也会形成对传统媒体的转移,因为越来越多的传统媒体,开始在互联网上寻找新闻热点和报道素材。

  受气包。当消费者因为产品缺陷或企业服务糟糕倍感郁闷,并在双方沟通中继续遭到不公平对待时,忍无可忍的“受气包”就会揭竿而起,会利用所有渠道讨伐相关企业。而网络媒体因为天然优势,成为这一类消费者不屈不挠、奋战到底的重力武器。LG翻新事件和戴尔“换芯门”事件,就是此类危机的代表事件。

  英雄欲。此一类危机多以名人或草根的英雄欲为根基,意图通过对企业的发难彰显一种英雄气概。芮成钢对故宫星巴克的讨伐,可以作为典型案例。饶有意味的是,网络媒体编辑或版主也有自身的英雄欲,他们为吸引更多人关注,摇身一变为标题党。事实上,某些企业的危机正是从耸人听闻的标题开始。

  泄私愤。与受气包的真委屈相比,泄私愤的主儿大有一股无事生非的浑劲和彪悍。他们会因为一己之愤,就会借助网络平台,对企业展开“持久战”。如某汽车业内人士因为自感上汽荣威对他“不够意思”,就在自己博客和相关论坛进行大肆攻击。

  恶搞风。网络流行的是审丑文化和恶搞风潮。对企业的恶搞行为,并非意味着当事者就是心存歹意,更多的是一种好玩和游戏的心态。但企业一旦和恶搞联系在一起,就会有激发危机的危险,至少对品牌声誉是有负面影响的。就像《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对影片《无极》的恶搞,最终还是影响了票房和口碑。

  攻击传播。在攻击式营销、攻击性传播大行其道的今天,来自竞争对手的冷枪,在网络空间更可以大展拳脚。这时候企业要警惕的,不仅是危机的影响和扩散,更要注意其背后的体系化操作。在《蒙牛内幕》一书中,作者就为我们呈现了蒙牛竞争对手恶意诽谤的惊悚案例。

  反戈一击。与竞争对手的攻击相比,来自内部员工的反戈一击更为致命。不仅是由于他们掌握更为翔实的信息资料,也在于内部反水本身就有极大的负面影响。当企业在裁员、并购等敏感节点时,内部的反戈一击总是会频频出笼。

  文化冲突。这一类的危机基本都来自于跨国公司,也大半因为某一则广告而引发。文化差异最终会形成观点的冲突,并导致一场危机的发生。肯德基、立邦漆、耐克等品牌,都曾深陷“广告门”。

  谣言惑众。网络上存在无缘无故的爱,也存在无缘无故的恨。有时候,一些没有任何根源的谣言,会在网络媒体中蔓延。对于那些与健康、安全相关的企业或产业而言,一旦和谣言牵扯上,简直是一场灾难。

  民族情绪。民族情绪是真实的存在。因某种历史原因或突发的国际事件,消费者会对某一国家属性的企业和产品,有一种文化和心理上的强大敌意。在网络媒体上,民族情绪可谓一点就着,它会迅速放大危机的杀伤力。

解决之道

  本文前述所谓十大杀手,多有因为网络媒体滋生的“他者”属性。但纵深观察,危机最大的制造者往往是自己。那些最为致命的危机,比如产品中毒等恶性事件,或丧失商业道德做出破坏环境、售卖过期商品等行为,本就该遭人唾弃,激发危机可谓顺理成章。所以,如果企业要想对网络媒体实施危机管理,首当其冲的是做好自己。

  北京大学人才研究中心风险与危机管理研究室主任王微认为,在YOU时代,危机变得更频繁、负面信息如病毒扩散,我们需要重新审视传统的危机处理原则。但从另一个角度而言,网络媒体尽管在形态、特点上与传统媒体迥然有别,但网络世界事实上也是现实世界的一个投影。因此,企业在对网络媒体进行危机管理时,可充分借鉴危机管理的内在规律,同时结合网络媒体的特性进行创新应用。

  体系管理。企业应当建立体系的、专业的危机管理小组,把网络媒体有效整合到危机管理的构架中,并在人才配置、资源组合上进行平衡。

  立体监测。任何危机的处理,第一要义当然是将危机扼杀在萌芽之中。这需要企业建立一套实时的、立体的监控系统和即时电子传输、警示系统,通过技术手段和人工监测的方式,全面有效地对网络信息进行监测和过滤,从中发现可能发生危机的关键信息,要及时警示企业相关部门或人员给予重视。

  日常维护。危机管理的真章不在于危机发生后的火速处理,而在于日常看似平淡的维护。此处所做的维护既包括和主要媒体平台以及核心群体的关系维护,也包括对传播信息的维护。当网络媒体中有关于自身企业或行业的信息时,企业应尽可能全面地提供客观的信息,或进行及时而妥当的反馈。Google中国公司公关部门的员工将“Google的朋友”(Friends Of Google)称为“FROG”。每隔一段时间,Google中国公司就会组织“FROG”到公司里和工程师们一起展开沙龙活动。

  危机处理。当危机终于无可避免地发生,危机管理进入最为关键的环节——危机处理。首先要做的是对所发生的危机进行定性,然后采取不同的处理策略。其次,要对危机的形态和未来走向,做出清醒的判断,设置好和危机源头媒体或当事人的谈判底线,同时协调一切资源进行沟通,必要时可以做出底线之上的最大妥协,尽量争取第一时间消除负面影响,赢得各方谅解,并防止其他媒体跟进。

  冷处理。企业在对网络危机进行处理时,一方面需要快速反应,但另一方面,也要秉承冷处理的原则。企业应切忌做出一些鲁莽手段,如金钱收买等,这将会再度提供新的炒作话题,进而引发更大的危机,形成波浪式的传播浪潮。

  尊严为先。企业要切忌在危机处理中造成对抗性局面,更不要借势压人,践踏网络媒体或当事人的尊严,否则即便危机能够平息一时,报复性攻击将会更加凶猛。另外,除非是危机来自于竞争对手的恶意诽谤,否则不要轻易诉诸法律。一是很难打赢官司,二是打赢官司输掉声誉的惨痛教训比比皆是。尤其是在强势企业对垒看似单薄的个人时,公众会对个人有强烈的倾斜,甚至形成同仇敌忾的局面。

服务热线

138-6598-3726

产品和特性

价格和优惠

安徽灵狐网络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