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市数据资源管理局完成电子政务外网的等保测评和备案工作
2019年全市数据资源管理和政务服务管理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关于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的战略部署,以及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深入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的决策部署,组织实施新型智慧城市和数字政府建设工程,持续深化“一网、一门、一次”改革,着力打造“慧办事”“慧审批”“慧监管”智慧政务新模式,以实际行动和优异成绩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
1.优化服务功能,实现“慧办事”。按标准开展政务服务知识库建设,改造市级分厅事项分类维护和分类导航功能,接入智能搜索和智能服务助手。在各级政务服务场所或其它便民服务点设置综合自助终端,提供身份核验、辅助填表、自动收件等自助服务功能,实现一批高频事项线下自助办理。在政务服务门户提供场景式引导服务,让办事人通过简单选择便可直接获得所需服务。完善网上申报系统,实现群众办事“零填报、零上传”。接入智能推荐系统,为办事人提供主动服务。
2.改造系统流程,实现“慧审批”。改造政务服务运行管理系统,实现智能受理功能,采用问答方式进行综合收件,根据办事需求,自动引导出办事材料,辅助工作人员完成收件和受理工作。改造相关业务审批系统,由系统自动研判,出具审批意见,实现 10 个以上政务服务事项“秒批秒办”。以“办好一件事”为标准,将工程建设项目的四个阶段分别作为“一件事”,对阶段内审批服务事项进行关联集成,整合申报材料,优化业务流程,建设并联审批系统,提供统一的办事流程驱动,实现跨层级、跨部门业务协同联办。
3.加强数据分析利用,实现“慧监管”。确保不同渠道发布的政务服务事项清单同源一致,适应省事项清单智能检测。完成全市监管事项目录清单和检查实施清单编制,实现与国家、省“互联网+监管”系统联通,并建立常态化监管数据归集共享机制。接入全省统一的政务服务评价系统,开展政务服务好差评工作,由企业和群众评判服务绩效。
4.强化信息技术支撑,实现“全程网办”。完成高频证照的制证、治理,推进电子证照和电子印章应用。建设市级电子材料库,开展电子材料、电子云签应用。加强数据汇集共享,完善人口、法人库,加强数据治理,提升数据质量。实现办事人网上提交全部材料,由业务部门完成办理,并通过物流递送纸质结果或网络送达办理结果,做到“零原件、不见面”。年底前,个人事项80%以上实现“全程网办”。
5.推进长三角地区政务服务“一网通办”试点工作。在市级分厅新增“长三角地区政务服务‘一网通办’”专栏,作为企业和群众异地办事统一主入口,配合相关业务部门做好事项对应关系、办事指南梳理等,完成专栏模块的事项加载、更新。开发面向流动人口的特色服务事项,提供皖事通无感“换乘”漫游服务。在市、县(区)政务服务中心开设“一网通办”线下专窗,提供异地办事咨询、异地收发件等服务。实现试点的30项企业事项和21 项个人事项在长三角地区“一网通办”。
6.加强“皖事通”APP平台推广应用。按照开放平台应用服务管理规范和技术规范要求,对接放宽“皖事通”市级分厅版面设置权限,谋划、开发、审核和上线体现黄山特色的服务,打造一批普惠、高频、刚需的便民服务事项。积极做好“皖事通”APP本地分站的建设和运营工作,加强日常巡检和监控,确保服务能用、好用、易用,提升用户体验。明确专门人员,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充分依托各类渠道,宣传推广“皖事通”,不断扩大皖事通的品牌效应。
7.实现市、县(区)两级政务服务事项“只进一扇门”。实施市政务服务中心扩容改造工程,按照“功能完善、流程顺畅、办事便利、管理提效”原则,加快建设新型现代化“政务超市”。加强对区县政务服务管理工作的指导,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市政务服务中心建设的若干意见》(黄办〔2018〕42号),结合机构改革,深化“两集中、两到位”,除对场地有特殊要求的事项外,各类政务服务事项(包括垂直管理部门事项)全部进驻政务服务大厅集中办理。
8.优化“一窗”分类模式。在现有“一窗”分类受理窗口运行的基础上,不断优化调整窗口设置,完善办事流程,进一步压缩办事时限。继续完善交通、公安、公积金窗口内部办事环节,优化办事流程,逐步实现“一窗通办”。设置企业注册政府代办窗口,不断完善容缺受理、预约办理、一键取号等便民措施,推行智能导办、跨层联办等服务,实现服务评价、多种支付、自助办理等功能。
9.推进全市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制订《黄山市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推进方案》,从设施设备、运行管理、服务指南、服务流程、网上服务、投诉处置、信息公开、监督评价等方面推行标准化,努力建成标准统一、运行高效、上下联动、服务一体的市、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全覆盖政务服务标准化体系,最大限度方便群众办事,最大限度优化政务环境,最大限度激发市场活力,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政务服务“黄山标准”。
10.全面推行审批服务“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优化审批流程,提高现场办结率,减少企业和群众现场办理等候时间。符合法定受理条件、申报材料齐全的原则上一次办结;需要现场踏勘、技术审查、听证论证的,实行立即响应、联合办理和限时办结。完善基层综合便民服务平台功能,将审批服务延伸到乡镇(街道)、城乡社区等,实现就近能办、多点可办、少跑快办。
11.规范市级信息化建设项目审批管理。建立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以加强集约建设和信息资源整合共享为原则,坚持源头把控、过程监督、验收评审,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规范市级政府性投资信息化建设项目审批管理,打通“数据壁垒”,提升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协同管理和服务能力,防止和克服多头建设、重复建设、边对接边建设、边整合共享边新建“孤岛”等现象。
12.实施“数字政府”建设推进工程和“智慧城市”建设。进一步提升城市数据中心服务能力、黄山市政府网站集约化,推动大数据移动应用平台项目和一体化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建设。会同华为公司完善黄山市新型智慧城市建设顶层设计,重点推进“城市大脑”和智慧旅游、智慧环保、智慧交通、智慧园区建设。筹建数字经济产业联盟,搭建行业交流平台,引导本地信息化相关企业参与黄山市“数字政府”和“智慧城市”建设。适时组建大数据运营公司,助力数字经济发展。
13.抓好电子政务领域信息安全管理。按照等级保护的要求,完成本地电子政务外网的等保测评和备案。加强电子政务外网延伸区管理,确保学校、医院、银行等企事业单位平稳有序接入。全面推进电子政务外网安全态势感知系统应用,启动对区县电子政务外网接入单位所有终端的IP地址改造,实现“安全管理到端”的目标。推广国产密码算法应用,按要求开展安全检查和应急演练,确保安全稳定运行,为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提供可靠支撑。
14.推进政府网站集约化建设。按照统一标准体系、统一技术平台、统一安全防护、统一运维监管的要求,开展市级政府网站集约化平台升级改造,实现省、市、县(区)三级政府网站数据资源的互联互通、数据互认共享。优化完善政府网站相关功能设置,完成机构改革涉及部门网站的设立、迁移、撤销工作,进一步提升各级政府网站的建设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确保市政府网站建设保持在全省第一方阵。不断完善“黄山发布”等政务微信微博平台与政府网站的联动响应,继续办好政府网站“在线访谈”,进一步加强政民在线互动交流。
15.强化政府网站日常监管和安全运行。严格落实全市政府网站月度专项检查评测制度,定期不定期开展检查、评比活动,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促进政府网站管理规范化。落实信息安全责任制,按照“谁发布、谁负责”的管理原则,做好信息公开前的内容审查工作,防止出现敏感信息泄密和严重错别字等问题。强化网络安全防护能力,组织开展政府网站攻防应急演练,积极排查解决网站运行不稳定因素和安全隐患,确保高效安全稳定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