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 切实保障教育行业“三个课堂”应用安全
为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应用、探索信息化背景下新型的育人方式和教研模式,积极推进“互联网+教育”发展,教育部在2020年的3月3日发布《关于加强“三个课堂”应用的指导意见》,意见要求进一步加强“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和“名校网络课堂”(简称“三个课堂”)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实践深度融合,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
《意见》还指出,在“三个课堂”安全保障措施方面,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与文件要求,逐级落实“三个课堂”网络安全责任,落实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探索建立应用软件安全评估机制、数据分级保障机制、安全事件应急处置机制。同时还要求加强对“三个课堂”建设与应用相关人员的网络安全教育,提高网络安全意识和防护能力,维护广大师生的切身利益。
此外,早在2019年8月份,教育部、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还联合发布《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引导规范教育移动互联网应用有序健康发展的意见》,在网络安全方面,《意见》明确要求:
建立备案制度
教育移动应用提供者应当在取得ICP备案、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定级备案的证明、等级测评报告后,向机构住所地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进行教育业务备案,登记单位基本信息和所开发的教育移动应用信息。
保障网络安全
教育移动应用提供者应当落实网络安全主体责任,采取有效措施,防范应对网络攻击,保障系统的平稳、安全运行。教育移动应用和后台系统应当统一落实网络安全等级保护要求。鼓励教育移动应用提供者参加网络安全认证、检测,全面提高网络安全保障水平。
加强考核问责
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建立教育移动应用的选用退出机制、负面清单和黑名单制度,推动将黑名单信息纳入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按有关规定实施联合惩戒。教育督导部门应当将教育移动应用治理情况纳入对下级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督导评估和对学校的综合督导评估。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将教育移动应用治理纳入网络安全责任制等相关考核。对责任不落实、措施不到位的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予以约谈、通报。对因失职、渎职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依规对相关负责人严肃问责。
教育行业的教育移动应用和后台系统如果没有落实网络等级保护制度,没有完善的安全应急响应措施,将属于违法违规上线,面临被下架风险,更有甚者,还将面临行政与法律问责风险。由此可见,网络安全成为“互联网+教育”蓬勃发展的重要前提和根本保障。
安徽灵狐科技安全服务事业部,在教育行业网络等级保护咨询及测评上拥有多年的行业积淀及最佳实践。联合教育部等级保护测评中心,可为“三个课堂”等教育移动应用和后台系统提供整合式、一站式的等级保护安全合规解决方案,内容涵盖ICP备案、等级保护定级与备案、风险评估与差距测评、安全整改规划设计、整改加固、等级测评等,为教育移动应用提供者提供安心、省心、放心的一站式服务。
安徽灵狐科技安全服务团队拥有经验丰富的信息安全专职从业人员30余名,多数员工拥有国家级的等级保护测评机构及国际知名安全咨询公司的工作经验,具备强大的资源整合及交付能力,可为客户提供切合业务生产的全生命周期安全服务,为教育移动应用健康有序发展,为广大师生营造健康、有序、安全的网络空间和学习环境积极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意见》指出,“三个课堂”应用的总体目标是,到2022年,全面实现“三个课堂”在广大中小学校的常态化按需应用,建立健全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信息素养。
为此,安徽灵狐科技将持续深耕教育行业,为教育用户提供更优质的等保合规解决方案、技术支持、运维等全周期一站式整合服务,为推动教育信息化及教育行业合规性建设不断努力。
安徽灵狐科技安服团队
安徽灵狐科技安全服务团队,拥有完整的服务生态,依托与国内外上千家软硬件厂商、安全咨询公司、安全测评机构的良好合作关系,积极为各行业客户提供整合式、一站式安全咨询服务,帮助客户系统化地开展信息安全风险评测及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提高自身的信息安全综合防护能力,抵御内外部安全风险,从而满足国际国内相关法律法规及安全监管要求。
联系电话:400-1021-996